计算机网络-10
3.6.3 无线局域网
IEEE 802.11
IEEE 802.11是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,它是由IEEE所定义的无线网络通信标准。
WiiFi跟无线局域网是一样的吗?
当然不是,无线局域网比WiFi所覆盖的范围大得多,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有几千米,WiFi可能只有一间屋子,WiFi是由IEEE 802.11b和IEEE 802.11g所定义的标准
802.11的MAC帧头格式
802.11 的MAC帧头格式
无线局域网的分类
无线局域网分为:
有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
无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的自组织网络(了解)
3.7 PPP协议和HDLC协议
广域网
PPP协议和HDLC协议通常应用于广域网。
广域网(WAN,Wide Area Network),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,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,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,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,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。
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。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、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,它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,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。如因特网(Internet)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广域网。
PPP协议
点对点协议PPP(Point-to-Point protoco)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,用户使用拨号电话接入因特网时一般都使用PPP协议。
只支持全双工链路。
PPP协议应满足的要求:
简单
对于链路层的帧,无需纠错,无需序号,无需流量控制。
封装成帧
帧定界符
透明传输
与帧定界符一样比特组合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:异步线路用字节填充,同步线路用比特填充。
多种网络层协议
封装的IP数据报可以采用多种协议。
多种类型链路
串行/并行,同步/异步,电/光…
差错检测
错就丢弃
检测连接状态
链路是否正常工作
最大传输单元
数据部分最大长度MTU
网络层地址协商
知道通信双方的网络层地址
数据压缩协商
需要在发送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压缩
PPP协议无需满足的要求:
- 纠错
- 流量控制
- 序号
- 不支持多点线路
PPP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/PPP协议需要实现的三个功能:
- 一个将IP数据包封装到串行链路(同步串行/异步串行)的方法。
- 链路控制协议LCP:建立并维护数据链路连接。 身份验证
- 网络控制协议NCP:PPP可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,每个不同的网络层协议都要一个相应的NCP来配置,为网络层协议建立和配置逻辑连接。
PPP协议状态图:
PPP协议帧格式:
PPP协议是面向字节的一种协议
HDLC协议
高级数据链路控制(High-Level Data Link Control或简称HDLC),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、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,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根据IBM公司的 SDLC(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)协议扩展开发而成的,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,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“0比特插入法”易于硬件实现。
采用全双工通信。
所有帧釆用CRC检验,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,可防止漏收或重份,传输可靠性高。
HDLC的站
主站、从站、复合站:
- 主站的主要功能是发送命令(包括数据信息)帧、接收响应帧,并负责对整个链路的控制系统的初启、流程的控制、差错检测或恢复等。
- 从站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由主站发来的命令帧,向主站发送响应帧,并且配合主站参与差错恢复等链路控制。
- 复合站的主要功能是既能发送,又能接收命令帧和响应帧,并且负责整个链路的控制。
三种数据操作的方式:
- 正常响应方式
- 异步平衡方式
- 异步响应方式
HDLC帧格式
HDLC帧类型:
- 信息帧 (I)第1位为0,用来传输数据信息,或使用捎带技术对数据进行确认;
- 监督帧 (S) 10,用于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,执行对信息帧的确认、请求重发和请求暂停发送等功能
- 无编号帧 (U) 11,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、拆除等多种控制功能。
PPP协议和HDLC协议异同
相同点:
- HDLC、PPP只支持全双工链路。
- 都可以实现透明传输。
- 都可以实现差错检测,但不纠正差错。
不同点:
小结
3.8 链路层设备
物理层扩展以太网
容易发生冲突,传输效率低
链路层扩展以太网
网桥
网桥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帧进行转发和过滤。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,并不向所有接口转发此帧,而是先检査此帧的目的MAC地址,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,或者是把它丢弃(即过滤)。
而集线器它是向每个接口转发此帧。
网桥优点:
- 过滤通信量,增大吞吐量。
- 扩大了物理范围
- 提高了可靠性
- 可恶联不通物理层、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。
网桥–透明网桥
透明网桥:“透明”指以太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,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一一自学习。
转发表会在几分钟更新一次,然后再一次通过自学习填满它
网桥–源路由网桥
源路由网桥:在发送帧时,把详细的最佳路由信息(路由最少/时间最短)放在帧的首部中。
方法: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。
多接口网桥–以太网交换机
以太网交换机的俩种交换方式
直通式交换机:
查完目的地址(6B)就立刻转发。
延迟小,可靠性低,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。存储转发式交换机:
将帧放入高速缓存,并检査否正确,正确则转发,错误则丢弃。
延迟大,可靠性高,可以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。
冲突域和广播域
冲突域: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。简单的说就是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台设备发送信息的范围。
广播域:网络中能接收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集合。简单的说如果站点发出个广播信号,所有能接收收到这个信号的设备范围称为一个广播域